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2
作者
姚桢
王朝栋
机构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心血管药; 抗肿瘤药; 抗癌药; 药物代谢酶; 肝血流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历史与意义对于药物性肝损伤的认识,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本世纪上半叶,诱发药物主要是砷剂、磺胺和派司、异烟肼等抗痨药。进入五十年代以后,逐渐为辛可芬、氯丙嗪、左旋甲丙嗪和红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等抗生素所代替。及至进入七十年代,主要为抗生素(尤其头孢类、青霉素类和利福平)、氟烷、氯丙嗪。阿斯匹林等中枢神经药,甲基多巴、缓脉灵等心血管药以及环磷酰胺等抗肿瘤药。近十年来,又发现口服避孕药可致肝癌及肝血管瘤。已开始认识到特别是随着生活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诸多食
引用
收藏
页码:232 / 234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