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大别山南部宿松杂岩变质作用研究

被引:35
作者
魏春景
单振刚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关键词
变质矿物,P-T条件,变质作用,宿松杂岩,大别山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4 [区域变质作用及岩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宿松杂岩的变质作用可分为3个阶段:早期、主期和晚期阶段。主期阶段的矿物组合在云母片岩中为石榴石+多硅白云母+石英+磁铁矿±钠云母±绿帘石/黝帘石;在白云母钠长(二长)片岩和片麻岩中为石榴石+多硅白云母+钠长石+石英+绿帘石/黝帘石±冻蓝闪石;在石榴石钠长角闪岩中为石榴石+冻蓝闪石+钠长石+黝帘石+石英±钠云母±金红石/磁铁矿。根据多种地质温压计和变质反应可以推测主期变质条件为:T=520℃~580℃,P=1.2~1.4GPa,地热梯度为12℃/km,相当于高压过渡型。晚期阶段变质条件为:T=460℃~480℃,P=0.6~0.7GPa,为中压绿帘角闪岩相。宿松杂岩的变质条件介于其南部的蓝闪绿片岩相和北部的榴辉岩相之间,三者是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之下俯冲到不同深度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89+92-97
页数:1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