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斯腾湖的咸化机理及湖水矿化度稳定性分析

被引:26
作者
赵景峰 [1 ]
秦大河 [2 ]
长岛秀树 [3 ]
雷加强 [1 ]
魏文寿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气象局
[3] 日本东京海洋大学
[4] 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博斯腾湖; 咸化机理; 湖水矿化度; 稳定性;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07.04.006
中图分类号
P34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盐量平衡为基础,把影响湖水咸化的原因分解为水量、矿化度、水面蒸发等咸化因子,从物理机理上解析了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1960-1999年的逐年资料分析,提出盐分交换率概念,定量地阐明了不同时期各因子对湖水矿化度稳定性的影响。在博斯腾湖的不同情景下,推算了湖水矿化度的极限值;从理论上指出博斯腾湖属于微咸湖泊,其稳定矿化度为1.1 g/L,博斯腾湖的咸化原因可归因于人类水土开发活动和气候因素的综合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75 / 48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新疆焉耆盆地和博斯腾湖盐量收支平衡的年变化 [J].
赵景峰 ;
秦大河 ;
雷加强 ;
张太西 .
干旱区地理, 2005, (03) :275-281
[2]   博斯腾湖湖流及矿化度分布研究 [J].
韩龙喜 ;
张防修 ;
张芃 ;
刘协亭 .
水利学报, 2004, (10) :100-105+111
[3]   博斯腾湖水体矿化度变化趋势及调控研究 [J].
左其亭 ;
马军霞 ;
陈曦 .
水科学进展, 2004, (03) :307-311
[4]   博斯腾湖的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J].
李卫红 ;
陈跃滨 ;
徐海量 ;
郭永平 .
地理研究, 2003, (02) :185-191
[5]   博斯腾湖矿化度的数值模拟 [J].
姜国强 ;
侯杰 ;
邱秀云 ;
周著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2, (01) :40-43
[6]   博斯腾湖的水盐平衡与矿化度 [J].
成正才 ;
李宇安 .
干旱区地理, 1997, (03) :43-49
[7]   博斯腾湖的咸化与淡化 [J].
成正才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6, (04) :33-42
[8]   开都河、博斯腾湖、孔雀河水质现状及灰色预测分析 [J].
李新贤,党新成 .
干旱区研究 , 1995, (01) :55-61
[9]   博斯腾湖生态环境的演变 [J].
裴新国 ;
闫晓燕 .
干旱区研究, 1992, (04) :57-62+80
[10]   博斯腾湖水面蒸发量初步估算 [J].
钟新才 .
干旱区地理, 1988, (04) :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