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部分稻种资源的化感控制杂草潜力评价

被引:13
作者
李迪
周勇军
刘小川
余柳青
汤富彬
魏兴华
郭龙彪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稻种资源; 化感作用; 无芒稗; 杂草;
D O I
10.16819/j.1001-7216.2004.04.005
中图分类号
S451 [杂草];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人工气候箱结合田间小区试验 ,从我国部分水稻种质资源中筛选获得了 2份具有化感潜力的水稻品种(系 ) ,其中我国台湾品种蚁公包幼苗对无芒稗根长影响因子RRL为 0 .4 3,其叶片水浸提液对无芒稗和莴苣根长抑制率分别达到 4 5 %和 85 % ,在田间对无芒稗茎数和植株鲜质量的控制效果分别为 2 2 .0 %和 2 6 .1 %。云南品种地谷幼苗对无芒稗的植株高度影响因子RSH和植株干质量影响因子RPDW分别为 0 .6 2和 0 .5 8,叶片水浸提液对无芒稗和莴苣根长抑制率分别达到 5 3%和 6 5 % ,在田间对无芒稗茎数和植株鲜质量的控制效果分别达到 5 1 .5 %和 4 6 .1 %。蚁公包对莴苣的控制效果和地谷对无芒稗的控制效果均显著高于美国化感潜力品种PI31 2 777。蚁公包和地谷是我国宝贵的化感潜力品种资源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唐启义;冯明光著;.科学出版社.2002,
[2]  
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M].程登发主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等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