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27
作者
尤海生
董亚林
董卫华
王茂义
任晓东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关键词
不良反应; 报告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7 [药品];
学科分类号
1007 ;
摘要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原因和特点,总结规律,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汇总统计我院2002年—2008年67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抗微生物药物、临床表现及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0~30岁和60~70岁的年龄段发生的ADR存在性别比例差异,男女比例分别为0.67:1和1.38:1。676例报告中涉及怀疑药品17类,抗微生物药品和中药中成药构成比分别为46.4%和12.7%。报告例次最多的17个药品中,抗微生物药有12种,其中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的ADR最多。所有的用药途径中静脉用药发生ADR最高,构成比达72.36%。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胃肠系统损害多见。结论:重视抗茵药品和中药及中成药ADR的监测。静脉给药途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138 / 21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我院2004~2007年22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J].
张晓娟 ;
罗宇芬 ;
杨敏 ;
廖广仁 ;
关炜杰 .
中国药房, 2008, (11) :859-861
[2]   131例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J].
崔敏 ;
刘晓琰 ;
曹惠明 ;
沈金芳 .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08, (01) :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