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东川地区单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研究

被引:22
作者
赵鑫 [1 ,2 ,3 ]
程尊兰 [1 ,2 ]
刘建康 [1 ,2 ,3 ]
刘大翔 [1 ,2 ]
时亮 [1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单沟泥石流; 危险度; 评价; 云南东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泥石流规模和发生频率是体现泥石流危险性的两个最本质的特征参数,是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两个主要因子。因此,用泥石流的规模危险度与频率危险度来表达其综合危险度。通过对云南东川地区泥石流沟基础数据的相关分析,分别找出了与泥石流规模和发生频率显著相关的次要危险因子,并且发现主要因子和相关的次要因子之间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再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得出了各参评的次要危险因子的权重,从而建立了单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模型。通过该模型,计算出每条泥石流沟的危险度值,对各条泥石流沟进行危险度评价,得出了与实际相符合的评价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汶川县映秀镇红椿沟特大型泥石流形成机制及堵江机理研究 [J].
甘建军 ;
孙海燕 ;
黄润秋 ;
汤勇 ;
范崇荣 ;
李前银 ;
许向宁 .
灾害学, 2012, 27 (01) :5-9+16
[2]   基于信息熵的灰色模型在地质灾害评价中的应用——以四川青川县为例 [J].
朱吉祥 ;
张礼中 ;
周小元 ;
梁国玲 ;
王乾 ;
蔡子昭 ;
王伟 .
灾害学, 2012, 27 (01) :78-82+97
[3]   区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研究进展 [J].
刘希林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2, (04) :3-11
[4]   我国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研究:回顾与展望 [J].
刘希林 .
自然灾害学报, 2002, (04) :1-8
[5]   渭河裂谷区活断层对地质灾害的制约 [J].
王景明 .
水土保持学报 , 1988, (03) :29-36
[6]  
中国泥石流研究.[M].康志成等著;.科学出版社.2004,
[7]  
云南滑坡泥石流研究.[M].唐川;朱静等著;.商务印书馆.2003,
[8]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M].刘希林;唐川著;.科学出版社.1995,
[9]  
云南小江泥石流综合考察与队治规划研究.[M].杜榕桓等编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