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长江中游(以湖北湖南为主)的植物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对策
被引:16
作者:
祁承经
桂小杰
石道良
颜立红
机构:
[1] 中南林学院
[2] 湖南省林业厅
[3] 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
[4]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湖南株州
[5] 长沙
[6] 武汉
来源:
关键词:
湖南;
湖北;
植物物种多样性;
物种保护;
植物区系;
植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 [植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对植物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长江中游(湖北、湖南为主)的植物区系、植被、生物多样性保护及保护对策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根据两省土著种子植物名录统计,本区共有202科1476属7037种(包括种下等级),其中裸子植物7科30属64种;被子植物196科1445属6973种。以鄂湘为代表的华中区分布类型复杂、物种丰富、起源古老,而且特有的科、属、种多,特有度高。北温带木本植物属高度集中,体现了长江中游具有古第三纪-泛北极植物区系的代表性。拥有众多的东亚特有属、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属和中国特有属,它们既是本地植物区系的特色,也代表了中国植物区系的核心。本地中山以亮叶水青冈(Faguslucida)为主的阔叶林系第三纪-泛北中生落叶阔叶林的后裔。在植被区划上,本区属于常绿阔叶林区域,包括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及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两个植被地带。后者分为北部典型常绿阔叶林亚地带,南部含华南植物区系成分的常绿阔叶林亚地带。本区主要的自然植被类型(以原生类型为主)有171个类型(相当于群系formations)。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三个层次上(物种、群落、景观)对保护现状、特点、保护方针和策略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97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