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以湖北湖南为主)的植物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对策

被引:16
作者
祁承经
桂小杰
石道良
颜立红
机构
[1] 中南林学院
[2] 湖南省林业厅
[3] 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
[4]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湖南株州
[5] 长沙
[6] 武汉
关键词
湖南; 湖北; 植物物种多样性; 物种保护; 植物区系; 植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 [植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对植物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长江中游(湖北、湖南为主)的植物区系、植被、生物多样性保护及保护对策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根据两省土著种子植物名录统计,本区共有202科1476属7037种(包括种下等级),其中裸子植物7科30属64种;被子植物196科1445属6973种。以鄂湘为代表的华中区分布类型复杂、物种丰富、起源古老,而且特有的科、属、种多,特有度高。北温带木本植物属高度集中,体现了长江中游具有古第三纪-泛北极植物区系的代表性。拥有众多的东亚特有属、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属和中国特有属,它们既是本地植物区系的特色,也代表了中国植物区系的核心。本地中山以亮叶水青冈(Faguslucida)为主的阔叶林系第三纪-泛北中生落叶阔叶林的后裔。在植被区划上,本区属于常绿阔叶林区域,包括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及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两个植被地带。后者分为北部典型常绿阔叶林亚地带,南部含华南植物区系成分的常绿阔叶林亚地带。本区主要的自然植被类型(以原生类型为主)有171个类型(相当于群系formations)。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三个层次上(物种、群落、景观)对保护现状、特点、保护方针和策略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9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 [J].
吴征镒 ;
周浙昆 ;
李德铢 ;
彭华 ;
孙航 .
云南植物研究, 2003, (03) :245-257
[2]   被子植物的一个“多系-多期-多域”新分类系统总览(英文) [J].
吴征镒 ;
路安民 ;
汤彦承 ;
陈之端 ;
李德铢 .
植物分类学报, 2002, (04) :289-322
[3]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及其特征的初步研究 [J].
杨春锋 ;
孙士国 ;
刘星 ;
陈进明 ;
王青锋 ;
郭友好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1, (06) :475-482
[4]   武昌珞珈山植被及其演替研究 Ⅰ.植被现状 [J].
周进 ;
刘贵华 ;
潘明清 ;
翟波 ;
何建龙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9, (03) :40-47
[5]   鄂西南后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研究 [J].
王万贤 ;
傅运生 ;
杨毅 ;
程炯 ;
李晓宇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7, (04) :353-362
[6]   洪湖水生维管束植物区系研究 [J].
李伟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7, (02) :113-122
[7]   湖北植被地理分布的规律性(上) [J].
王映明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5, (01) :47-54
[8]   湖南八大公山的植物区系及其在植物地理学上的意义 [J].
祁承经,喻勋林,曹铁如,周建仁 .
云南植物研究, 1994, (04) :321-332
[9]   南岭植被的研究 [J].
祁承经 ;
萧育檀 ;
曹铁如 ;
林亲众 .
中南林学院学报, 1992, (01) :1-10
[10]   湖北省植被分类的研究——Ⅰ.自然植被 [J].
王映明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86, (03) :23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