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免疫吸附法检测北京地区婴幼儿腹泻标本中的Noro病毒

被引:10
作者
陈冬梅 [1 ]
张又 [1 ]
邓莉 [2 ]
贾莉英 [2 ]
钱渊 [1 ]
机构
[1] 首都儿科研究所病毒研究室,北京市感染与免疫中心实验室
[2]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感染消化科
关键词
非细菌性腹泻; Noro病毒; 轮状病毒; 婴幼儿腹泻; 酶免疫吸附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1 [小儿传染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用酶免疫吸附试验(EIA)法检测北京地区婴幼儿腹泻标本中的Noro病毒,试图找到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测方法,以期应用于临床检测。方法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抽取167份应用EIA进行Noro病毒抗原检测,其中有61份同时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轮状病毒。结果167份粪便标本中,Noro病毒阳性46份,阳性率为27.5%。其中,GⅠ型阳性标本20份,占阳性标本总数的43.5%(20/46);GⅡ型阳性标本19份,占阳性标本总数的41.3%(19/46);另有7份标本为GⅠ和GⅡ型同时阳性,提示为混合感染,占阳性标本总数的15.2%(7/46)。发病年龄以2岁以下患儿为主,占总感染人数的93.5%(43/46)。本组Noro病毒感染性腹泻未见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在检测轮状病毒的61份标本中,轮状病毒阳性29份,阳性率为47.5%。在29份轮状病毒阳性标本中,11份(11/61,18.0%)标本检出Noro病毒阳性,提示存在Noro病毒和轮状病毒的混合感染。结论Noro病毒感染在北京地区婴幼儿腹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仅次于轮状病毒。EIA检测Noro病毒简便易行、利于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199 / 203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