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沿岸上升流和沿岸锋面的数值研究

被引:32
作者
刘先炳
苏纪兰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上升流; 风应力; 流动(力学); 浙江沿岸; 冲淡水; 锋面; 数值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构造了一个垂向二维的数值模式,对夏季浙江沿岸上升流和沿岸锋面的结构,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动力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研究。模式考虑具有陆架底坡f—平面连续层化流体,并采用Richardson数依赖的垂直涡动系数。 计算结果表明,浙江沿岸上升流按其成因可分成两个区域,即近岸区和远岸区。在近岸区,风应力对上升流和沿岸锋面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而在远岸区,上升流主要由沿岸向北的台湾暖流诱生。夏季沿岸锋面的生成和沿岸较强的上升流有密切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05 / 31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浙江沿岸上升流区的锋面结构、变化及其原因 [J].
潘玉球 ;
徐端蓉 ;
许建平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5, (04) :401-411
[2]   入海径流的初步分析 [J].
林显钰 ;
褚永安 .
东海海洋, 1984, (04) :1-10
[3]   浙江沿岸上升流锋区特征及其成因的初步探讨 [J].
潘玉球 ;
曹欣中 ;
许建平 .
海洋湖沼通报, 1982, (03) :1-7
[4]   关于浙江沿岸上升流的研究 [J].
胡敦欣 ;
吕良洪 ;
熊庆成 ;
丁宗信 ;
孙寿昌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0, (03) :131-133
[5]   应用T-S关系定量地分析浅海水团的初步研究 [J].
毛汉礼 ;
任允武 ;
万国铭 .
海洋与湖沼, 1964, (01)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