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乡土教育课程 促进乡村文明回归——以贵州长顺县乡土教育实践为例

被引:16
作者
杨兰
机构
[1]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乡土教育课程; 乡村文明; “撤点并校”政策;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13.z2.010
中图分类号
G527 [地方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的撤点并校过去了十余年,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有学者认为十年撤点并校政策改变了中国乡村文化传承的模式,对新农村建设、乡村文明的负面影响极为深远,几乎遍及所有农村地区。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基层教育部门在面临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传承断根的危机之下做出了诸多努力和尝试,令乡村文明回归学校。为深入了解"撤点并校"政策导致乡村文明衰落的情况及乡土文化传承应采取的方法,本研究选择了长顺县构建乡土教育课程,促使乡村文明回归的实践进行了调研,对如何构建乡土教育课程进行了阐述。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乡土教育的式微与失范 [J].
杨兰 .
教育文化论坛, 2011, 3 (02) :31-34
[2]   中国的城市化不能以终结乡村文明为代价 [J].
张孝德 .
行政管理改革, 2012, (09) :9-14
[4]   学者观点:“撤点并校”的是与非 [J].
《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结构研究》课题组 ;
范先佐 .
生活教育, 2010, (01) :17-23
[5]   “撤点并校”对贫困农民、农村的影响 [J].
杨贵平 .
生活教育, 2010, (01) :7-14
[6]   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乡土教育想像 [J].
吴杰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6) :114-119
[7]   乡土课程资源的界定及其开发原则 [J].
黄浩森 .
中国教育学刊, 2009, (01) :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