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标“第二含义”有关问题的研究

被引:3
作者
吕绍忠
机构
[1] 山东警察学院法律部山东济南 
关键词
商标"第二含义"; 立法实践; 适用范围; 认定标准; 权利限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商标"第二含义"问题是我国商标法修订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修订后的商标法对商标"第二含义"问题的规定比较原则。借鉴国外立法实践,结合我国商标法的现有规定,商标"第二含义"的适用范围应包括地名和地理标志,通用名称、图形、型号,描述性标志以及其他缺乏显著性特征的标志。使用时间长短和表明消费者态度的证据是认定商标"第二含义"的标准。商标"第二含义"的所有人不得排除他人在原有含义上正当、善意地使用与其商标相同或相似的标志。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从颜色商标保护看美国商标法的“第二含义” [J].
王笑冰 .
中华商标, 2000, (08) :25-27
[2]   论商标法上的权利限制 [J].
张今 .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9, (03) :80-85
[3]   商标显著性对商标注册和保护的影响 [J].
黄晖 .
中华商标, 1998, (06) :39-42
[4]   英国对商标的保护(七) [J].
高光伟 .
中华商标, 1998, (03) :41-41
[5]   试论“第二含义”商标 [J].
张耕 .
现代法学, 1997, (06) :52-55
[6]  
知识产权法概要[M].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阿瑟·R.米勒(ArthurR.Miller), 1998
[7]  
各国商标法律与实务[M]. - 科学普及出版社 , 陆普舜主编, 1996
[8]  
知识产权法通论[M]. - 法律出版社 , 郑成思 著, 1986
[9]  
外国商标法[M].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