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中国夏季分级雨日的时空特征
被引:43
作者:
符娇兰
林祥
钱维宏
机构:
[1]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来源:
关键词:
夏季;
雨日分级;
痕量和微量降水;
有效降水;
雨日趋势;
D O I:
10.16032/j.issn.1004-4965.2008.04.008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61~2005年中国565个台站的逐日降水量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对我国夏季(6~8月)降水进行了日雨量分级研究。按日雨量大小依次分成痕量(无记录)、微量(≤1 mm/d)、小雨(1.1~9.9 mm/d)、大雨(10~49.9 mm/d)、暴雨(50~99.9 mm/d)和大暴雨(≥100 mm/d)6个等级,而把小雨~大暴雨4个等级的雨日量总和称为有效雨日。年平均痕量雨日东西差异以东亚夏季风气候北缘为分界线,该线以西地区痕量雨日数大于以东地区。有效雨日的分布表现为西北地区最少,东部地区从西南至华南地区依次向北递减,其中东北地区东部的雨日数要大于西部。近45年来有效雨日的趋势分布表现为长江流域中下游、西北地区的新疆等地雨日增加,而黄河中下游等地区雨日减少。痕量雨日在我国基本为负趋势。微量雨日除我国西北地区为正趋势以外,其他地区均为负趋势。西北地区有效雨日增多主要来自于小雨雨日的贡献,长江-江南的有效雨日增多来自于大雨和暴雨雨日的贡献。西南和环渤海地区的有效雨日减少来自于大雨雨日的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367 / 373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