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夏季分级雨日的时空特征

被引:43
作者
符娇兰
林祥
钱维宏
机构
[1]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关键词
夏季; 雨日分级; 痕量和微量降水; 有效降水; 雨日趋势;
D O I
10.16032/j.issn.1004-4965.2008.04.008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61~2005年中国565个台站的逐日降水量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对我国夏季(6~8月)降水进行了日雨量分级研究。按日雨量大小依次分成痕量(无记录)、微量(≤1 mm/d)、小雨(1.1~9.9 mm/d)、大雨(10~49.9 mm/d)、暴雨(50~99.9 mm/d)和大暴雨(≥100 mm/d)6个等级,而把小雨~大暴雨4个等级的雨日量总和称为有效雨日。年平均痕量雨日东西差异以东亚夏季风气候北缘为分界线,该线以西地区痕量雨日数大于以东地区。有效雨日的分布表现为西北地区最少,东部地区从西南至华南地区依次向北递减,其中东北地区东部的雨日数要大于西部。近45年来有效雨日的趋势分布表现为长江流域中下游、西北地区的新疆等地雨日增加,而黄河中下游等地区雨日减少。痕量雨日在我国基本为负趋势。微量雨日除我国西北地区为正趋势以外,其他地区均为负趋势。西北地区有效雨日增多主要来自于小雨雨日的贡献,长江-江南的有效雨日增多来自于大雨和暴雨雨日的贡献。西南和环渤海地区的有效雨日减少来自于大雨雨日的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367 / 37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东亚季风边缘活动带研究综述 [J].
徐袁 ;
钱维宏 .
地理学报, 2003, (S1) :138-146
[2]   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特征和趋势探讨 [J].
施雅风 ;
沈永平 ;
李栋梁 ;
张国威 ;
丁永建 ;
胡汝骥 ;
康尔泗 .
第四纪研究, 2003, (02) :152-164
[3]   近40年来甘肃省降水的变化特征 [J].
林纾 ;
陆登荣 .
高原气象, 2004, (06) :898-904
[4]   中国西北地区冰雹的气候特征及异常研究 [J].
刘德祥 ;
白虎志 ;
董安祥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06) :795-803
[5]   我国南方暴雨一些气候特征的统计分析 [J].
徐桂玉 ;
杨修群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2, (04) :447-456
[6]   近几十年中国极端气候变化格局 [J].
严中伟 ;
杨赤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0, (03) :267-272
[7]   中国雨日的气候变化 [J].
王颖 ;
施能 ;
顾骏强 ;
封国林 ;
张立波 .
大气科学, 2006, (01) :162-170
[8]   中国东部夏季主要降水型的年代际变化及趋势分析 [J].
顾薇 ;
李崇银 ;
杨辉 .
气象学报, 2005, (05) :728-739
[9]   近40年来中国降水量、雨日变化趋势及与全球温度变化的关系 [J].
王大钧 ;
陈列 ;
丁裕国 .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03) :283-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