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乡村治理中的志愿服务——兼论大学生下农村基层的政策创新

被引:9
作者
项继权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
关键词
志愿服务; 乡村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志愿服务不仅促进了社会服务的改善,也促进了社会道德的进步和个人的道德完善,是现代社会治理和善治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目标。本文还将现代志愿服务划分为"支助型志愿服务"和"自助型志愿服务"两大类型,强调当前要大力开展农村志愿服务对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及社会的文明进步所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还对大学生下基层政策进行讨论,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将大学生下乡纳入农村志愿服务的范围,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和规范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 [J].
俞可平 .
南京社会科学, 2001, (09) :40-44
[2]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读本.[M].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编撰;魏娜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  
美国地方政府治理案例调查与制度研究.[M].高新军著;.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
[4]  
美国社区.[M].谢芳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5]  
中国乡村研究.[M].[美]黄宗智主编;.商务印书馆.2003,
[6]  
没有政府的治理.[M].(美)詹姆斯·N.罗西瑙(JamesN.Rosenau)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7]  
治理与善治.[M].俞可平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8]  
中国的现代化.[M].(美)罗兹曼(Rozman;G.)主编;陶 骅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