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组织方式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作用机理——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效应

被引:28
作者
胡瑞 [1 ]
王伊凡 [1 ]
张军伟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高教所
[2]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教育; 创业意向; 前瞻性人格; 创业警觉性;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18.11.013
中图分类号
G647.38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前瞻性人格和创业警觉性是创业认知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考察了高校创业教育组织方式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创业竞赛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课程对创业意向的积极影响则依赖前瞻性人格和创业警觉性的作用,其中,前瞻性人格在关系机制中发挥调节效应、创业警觉性发挥中介效应。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揭示了不同创业教育组织方式作用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路径差异,对于丰富创业及创业教育理论、补充创业意向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前瞻性人格与创业意向的关系:成就动机的中介效应 [J].
王本贤 ;
朱虹 .
中国高等教育, 2015, (19) :42-44
[2]   “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 [J].
王占仁 .
教育研究, 2015, 36 (05) :56-63
[3]   北京高校创业教育对本专科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基于学生参与视角的实证分析 [J].
朱红 ;
张优良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4, 35 (06) :100-107
[4]   大学生创业者个体因素对创业警觉性的影响研究——基于社会创业政策的调节作用 [J].
李国彦 ;
李南 .
教育发展研究, 2014, (19) :38-43
[5]   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创新行为关系研究——心理安全感与知识分享能力的调节作用 [J].
张振刚 ;
李云健 ;
余传鹏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 35 (07) :171-180
[6]   基于主动性人格调节作用的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危害研究 [J].
毛畅果 ;
孙健敏 .
管理学报, 2013, 10 (05) :708-714
[7]   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倾向的关系及影响因素——以清华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 [J].
向春 ;
雷家骕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 32 (05) :116-124
[8]  
大学生社会网络、创业警觉性与创业机会识别的关系研究[D]. 姜萍.吉林大学. 2015
[9]  
高校毕业生创业后劲不足症结何在[N]. 张玉利,朱晓虹,杨俊.中国教育报. 2013 (007)
[10]  
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意向关系研究[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木志荣,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