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活度生态位——理论、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11
作者
毛显强
鱼京善
郭秀锐
杨志峰
何孟常
吴乾钊
陈思宁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2] 北京工业大学环能学院
[3] 广州市环境保护局
[4] 广州市环境保护局 北京
[5] 北京
[6] 广东广州
关键词
生态位; 生态活度生态位; 生态规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2.2 [生态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生态活度生态位(Eco-vigor Niche)”是对生态位概念和理论的发展,它描述区域生态系统中一个占据特定空间位置的复合生态系统单元(或景观斑块),在与其它单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作用。在由自然生态活度坐标和社会经济生态活度坐标构成的二维空间中,生态活度生态位可以用二维空间中的矢量表达。该矢量的“长度”意味着,生态系统单元的资源优势程度与提供生态服务的能力;矢量的“方向”则意味着该生态系统单元所具有的,由其社会经济生态活度和自然生态活度相比较而体现出来的属性,反映出该单元在区域复合生态系统中的性质和角色。“生态活度生态位”可以表达区域生态系统内的空间分异特征,反映各生态单元在区域内扮演的角色,判断各单元在区域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定位,为生态区划、生态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生态位态势理论在城乡结合部应用的初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J].
罗小龙 ;
甄峰 .
经济地理, 2000, (05) :55-58+71
[2]   论复合生态系统与生态示范区 [J].
王如松 .
科技导报, 2000, (06) :6-9
[3]   生态位——“群落”中的人 [J].
沙未来 .
森林与人类, 2000, (05) :8-8
[4]   生态位概念演变与展望 [J].
张光明 ;
谢寿昌 .
生态学杂志, 1997, (06) :47-52
[5]   人类生态位的扩充与可持续发展 [J].
朱春全 ;
雷静品 .
生态学杂志, 1997, (03) :51-55
[6]   模糊向量一Markov转移矩阵法在生态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J].
毛显强,杨居荣 .
生态学杂志, 1995, (05) :70-74
[7]  
西方经济学[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范家骧,高天虹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