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兰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体系优化研究

被引:6
作者
吕晋慧 [1 ]
孔冬梅 [2 ]
郭斌 [1 ]
杨欣超 [1 ]
机构
[1]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2]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柳兰; 褐化; 生根; 增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82.19 [];
学科分类号
090706 ;
摘要
以抑制柳兰褐化和建立柳兰离体快繁体系为目的,试验以柳兰种子为起始材料,获得柳兰无菌苗,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添加物对柳兰褐化的影响和不同培养基对柳兰生长、增殖的影响,并筛选获得适宜柳兰生长、增殖培养的培养基。试验结果表明,用20%NaClO对柳兰种子灭菌1.5 min抑菌效果最好,种子萌发率100%;活性炭和长时间继代培养可有效缓解柳兰褐化现象并诱导获得不定根,植株生长状况较好,不同浓度Vc和Na2S2O3没有有效抑制柳兰褐化,植株生长量小且没有不定根生成;不同培养基对柳兰生长影响不同,其中1/2 MS和WPM培养基中高生长显著高于其他培养基中植株高生长,但植株生长较细弱,1/2 MS+AC 2 g/L培养基中植株生长矮小但健壮;1/2 MS+AC 2 g/L培养基中主根长度、须根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培养基,不同培养基中主根数量、须根长度没有显著差异;适宜柳兰生根、壮苗的培养基是1/2MS+AC 2 g/L;适宜柳兰增殖培养的培养基是1/2 MS+6-BA 0.5 mg/L+NAA 0.05 mg/L,增殖系数为5.4。试验结果为柳兰快速繁殖和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13 / 3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矮生羽扇豆品种‘画廊’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J].
吕晋慧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9, 45 (04) :397-398
[2]   减少秋石斛在组织培养中的褐化研究 [J].
陈亚鸿 ;
洪磊 ;
陈雄庭 .
现代农业科学, 2009, 16 (03) :44-48
[3]   刺五加腋芽培养中抗褐化初探 [J].
孙周平 ;
褚丽敏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8, 44 (06) :1137-1139
[4]   蝴蝶兰组织培养中防褐化技术研究 [J].
王立娅 ;
方正 ;
李英丽 ;
王利娜 ;
宋朝辉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5) :42-45
[5]   木立芦荟叶片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防褐化的研究 [J].
李桂荣 ;
赵润洲 ;
梁玉陈 .
西南农业学报, 2007, (04) :702-705
[6]   矮壮素对野生花卉柳兰的矮化效应 [J].
石秀霞 ;
张彦广 ;
冯天杰 ;
李惠卓 ;
杨炜茹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6) :51-53
[7]   蔗糖、活性炭对美国黄松不定芽增殖和生长的影响 [J].
李林 ;
黄忠良 ;
唐德瑞 ;
张海忠 ;
李科友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5, (03) :260-263
[8]   柳兰的栽培与管理 [J].
吕寻 .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4, (09) :30-30
[9]   柳兰的栽培技术 [J].
徐文 .
中国林副特产, 2003, (04) :37-37
[10]   柳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J].
雷颖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3, (04) :35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