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的家:晋江—香港移民研究

被引:26
作者
林蔼云
机构
关键词
移民研究; 家庭; 空间理论; 民族志; 实践理论;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06.02.007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本文把漂泊空间(diasporicspace)放置在移民家庭领域,以home取代family进行分析,来检视成员如何于这个个人和宏观结构之间的空间中实践,重组来自不同地方的文化价值。本文所引用的空间概念分别有:1.空间呈现(representationofspace),即围绕着空间的认知;2.空间实践(spatialpraxis),即人于空间中的种种活动;3.呈现性空间(spacesofrepresentation),即日常生活中感知的空间。另外用作分析主体实践的概念分别有惯习(habitus)和直感性实践(intuitus)。这些概念自亨利·列斐伏尔(HenriLefebvre)提出以来,一直停留在理论层次的讨论,很少用于具体的研究分析。本文希望透过经验研究进一步发展人类学民族志的空间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61+245 +245
页数:2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论邓小平侨务思想及其对发展华侨高等教育事业的指导意义 [J].
陈明森 ;
谢荣浩 .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2000, (12) :63-64
[2]  
文化地理学.[M].(英)迈克·克朗(MikeCrang)原著;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论集体记忆.[M].(法)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Halbwachs)著;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  
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M].(英)莫里斯·弗里德曼(MauriceFreedman)著;刘晓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  
文化的解释.[M].(美)克利福德·格尔兹(CliffordGeertz)著;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