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水塘系统:控制面源磷污染的可持续方法

被引:10
作者
尹澄清
单保庆
付强
王夏晖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塘; 中华人民共和国; 湖泊富营养化; 径流过程; 焦湖; 巢湖; 面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业区域的面源污染是引起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多水塘系统是用于灌溉的中国古代发明,它由许多沟塘组成,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农田中。我们通过在巢湖六叉河小流域的长期试验研究,发现用多水塘系统能够有效地控制面源污染。多水塘系统能够显著地降低径流速度,具有贮存暴雨径流,减少水、悬浮物和磷元素输出的强大功能。在面积为691.6hm2的六叉河小流域,多水塘系统平均每年可截留固体悬浮物和磷分别达14.38×10~6kg和7016kg。其中,灌溉是磷循环和去除的有效途径。采用多水塘系统使宝贵的养分资源循环利用,能减少湖泊的磷氮负荷,是控制面源污染的可持续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369 / 375+386 +38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中国湖泊营养类型的分类研究
    舒金华
    黄文钰
    吴延根
    [J]. 湖泊科学, 1996, (03) : 193 - 200
  • [2] A multi-pond system as a protective zo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lakes in China[J] . Chengqing Yin,Ming Zhao,Weigen Jin,Zhiwen Lan.Hydrobiologia . 1993 (1)
  • [3] Reten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a Danish lowland river system: implications for the export from the watershed[J] . Lars M. Svendsen,Brian Kronvang.Hydrobiologia . 199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