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后子宫刮出物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被引:11
作者
房敬燕
路欣
许晴
梁元晶
诸定寿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妇产科
[2] 首都医科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药物流产;出血;子宫内膜;蜕膜;免疫细胞化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69.42 [中断妊娠];
学科分类号
100404 ;
摘要
为探讨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和子宫内膜中胎盘残留组织的关系,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药物流产后刮出组织(20例)和正常流出组织(10例)进行了研究。组织病理学显示:刮出内膜组织中都含有残留蜕膜组织,后者多数蜕膜细胞变性坏死,蜕膜和内膜都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并具有不同步发育的腺体和间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正常流出或刮出组织的毛细血管内皮因子Ⅷ相关抗原和胎盘碱性磷酸酶(PALP)呈阳性反应。残留的蜕膜组织中可见结构和功能正常的毛细血管。提示:子宫内膜中的炎细胞浸润,内膜不同步发育,残留蜕膜的某些部位因正常血液供应而继续生长,可能是药物流产后出血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1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米非司酮抗早孕后出血量与宫腔组织学观察 [J].
邱晓燕 ;
酆豫增 ;
李大金 ;
李超荆 .
生殖与避孕, 1997, (02) :82-85
[2]   药物流产后子宫刮出物的组织学观察 [J].
许梅芬,金毓翠,岑幻仙,李红,程利南,张于屏 .
中华妇产科杂志 , 1994, (12) :739-74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