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深井裂缝性泥灰岩压裂技术

被引:20
作者
蒋廷学 [1 ]
张以明 [2 ]
冯兴凯 [2 ]
丁云宏 [3 ]
段瑶瑶 [4 ]
王欣 [3 ]
舒玉华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勘探部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4]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泥灰岩; 水力压裂; 超级瓜尔胶体系; 小型测试压裂; 裂缝性储集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华北束鹿凹陷泥灰岩的主要特点有:①深井(4237.5m)、高温(146℃)、高压(42MPa);②高泥质含量(占岩石的15%~22%),黏土矿物中运移矿物含量高(占黏土的54%~71%);③水平层理异常发育,并伴随高角度缝洞;④基质特低渗(0.0087~0.022mD),可动流体饱和度特低(12.3%~18.3%)。针对泥灰岩储集层特点,提出了水力压裂技术系统:①新型的“超级”瓜尔胶体系;②不同粒径组合的高强度陶粒;③新型的小型测试压裂技术;④新型的压裂工艺参数优化及施工技术,如压裂工艺参数的多级优化技术、多裂缝控制技术等;⑤新型的压裂后放喷及排液技术。将上述技术应用于晋古13井,压裂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初步形成了泥灰岩储集层的水力压裂技术体系。图11表2参12
引用
收藏
页码:348 / 353+358 +3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碳酸盐岩裂缝-孔隙型储集层综合预测方法研究——以川东大池干井构造带Tj储集层预测为例 [J].
蔡正旗 ;
张荣义 ;
郑超 ;
朱仕军 ;
秦启荣 ;
周基爽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5) :65-68
[2]   克拉205井岩石变形对产能的影响 [J].
朱玉新 ;
谢兴礼 ;
宋文杰 ;
李保柱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5) :118-120+129
[3]   胶凝酸反应动力学试验研究 [J].
张智勇 ;
蒋廷学 ;
梁冲 ;
车明光 ;
翁定为 .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05, (05) :28-30+84
[4]   缝洞性碳酸盐岩油藏储渗模式及其开采特征 [J].
陈志海 ;
戴勇 ;
郎兆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3) :101-105
[5]   裂缝性油藏压裂井产能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与应用 [J].
李勇明 ;
郭建春 ;
赵金洲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126-128
[6]   低孔低渗储集层探井低伤害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J].
杨丙秀 ;
蒋廷学 ;
丁云宏 ;
汪永利 ;
王世召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119-122
[7]   核磁共振岩屑分析技术的实验及应用研究 [J].
王为民 ;
赵刚 ;
谷长春 ;
眭明庆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1) :56-59
[8]   深层碳酸盐岩储层酸压工艺技术现状与展望 [J].
陈志海 ;
戴勇 .
石油钻探技术, 2005, (01) :58-62
[9]   长庆气田碳酸盐岩储层加砂压裂试验研究 [J].
王小朵 ;
李宪文 ;
陈宝春 ;
慕立俊 .
油气井测试, 2004, (02) :57-59+62
[10]   低渗透油藏压裂井动态预测的有限元方法 [J].
蒋廷学 ;
郎兆新 ;
单文文 ;
李安启 .
石油学报, 2002, (05) :53-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