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蚜虫种群消长气象影响成因及预测

被引:15
作者
刘明春 [1 ,2 ]
蒋菊芳 [2 ]
史志娟 [3 ]
唐峻岭 [3 ]
徐生海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开放实验室
[2] 甘肃武威农业气象试验站
[3] 甘肃省武威市植保站
关键词
小麦蚜虫; 消长动态; 气象预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22 [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利用1985-2007年的实测资料,分析了1985年以来武威凉州区小麦蚜虫始见期、高峰期及高峰期蚜量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和气象影响成因。结果表明:流域内蚜虫的发生及危害总体呈加重趋势,危害面积扩大;蚜虫种群周年增长遵循逻辑斯蒂生长曲线,可划分为开始增长期(4月下旬-5月中旬)、加速增长期(5月下旬-6月下旬)、减速增长期(7月上-中旬)三个阶段;影响蚜虫开始期迟早的主要气象因子有5月上旬极端最低气温和3月降水量,影响高峰期迟早的有6月降水量、5月中旬-6月上旬累积日照时数和6月下旬极端最低气温,影响危害程度的有3月下旬-4月上旬累积日照时数、冬季12月中旬极端最低气温、1月上旬极端最低气温和3-4月空气相对湿度。热量和水分条件是影响蚜虫种群消长的关键气象因素,光热因子(气温、日照)对蚜虫发生发展具有正相关同步协同作用,水分因子(降水、湿度)具有负相关反向抑制作用。用统计学方法建立了始见期、高峰期及危害程度预报预测模型,预测精度在73%~82%,可用于气象业务服务。
引用
收藏
页码:440 / 4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及预报方法研究综述 [J].
陈怀亮 ;
张弘 ;
李有 .
中国农业气象, 2007, (02) :212-216
[2]   农作物病虫害气象环境成因研究进展 [J].
叶彩玲 ;
霍治国 ;
丁胜利 ;
施生锦 ;
王素艳 ;
侯婷婷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1) :90-97
[3]   宁夏灌区春小麦蚜虫种群动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J].
刘生祥 ;
任月萍 ;
贾彦霞 .
河南农业科学, 2003, (03) :17-19
[4]   气候变暧对我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的影响 [J].
叶彩玲 ;
霍治国 .
中国农业信息快讯, 2001, (04) :9-10
[5]   青海省春小麦常见虫害发生发展的农业气象条件 [J].
严进瑞 ;
马林 .
中国农业气象, 1998, (01) :40-43
[6]   气候变化对农业害虫的潜在影响 [J].
张润杰 ;
何新凤 .
生态学杂志, 1997, (06) :37-41
[7]   空气相对湿度对粘虫飞翔活动的影响 [J].
曹雅忠 ;
黄葵 ;
李光博 .
植物保护学报, 1995, (02) :134-138
[8]   气候变暖对病虫害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J].
李淑华 .
中国农业气象, 1993, (01) :41-43+47
[9]   关于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影响及其对策的几点看法 [J].
张厚瑄 .
中国农业气象, 1992, (03) :20-23
[10]   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流行的可能影响及发生趋势展望 [J].
李淑华 .
中国农业气象, 1992, (02) :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