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病理分期与脾脏声像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被引:9
作者
郑荣琴
吕明德
宁芳芹
李建国
卢翠容
蔡银科
姚集鲁
机构
[1] 广州市中山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传染科
[2] 广州市中山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传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多普勒超声; 脾脏; 脾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6 [病毒性肝炎];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脾脏声像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临床与病理对照的方法, 用彩色双功多普勒超声检测了 112 例慢性病毒性肝炎伴不同程度肝纤维化患者的脾脏厚度及长径、脾动静脉直径、脾动静脉血流量、脾静脉最大流速、脾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及脾动脉阻力指数。结果: 除脾动脉阻力指数外慢性肝炎患者上述所有指标均高于正常人 (P< 0.01); 脾脏增大的患者脾动静脉血流参数除脾动脉阻力指数外均高于脾脏不大者 (P< 0.01); 脾脏厚度、长径及脾静脉直径在不同肝纤维化程度之间 (S0~S4 期)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并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有显著相关 (P< 0.01), 其余指标在S0~4 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且与S 无显著性相关。结论: ①在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阶段即可出现脾循环亢进, 这一变化与脾脏动脉性充血有关; ②脾脏厚度及长径、脾静脉管径较脾动静脉血流参数能更好地反映病毒性肝炎纤维化病变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4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门静脉高压症脾脏循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J].
彭志海,张青萍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5, (02) :120-122
[2]   彩色多普勒检测正常肝脏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门静脉左右支及脾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 [J].
高上达,林礼务,叶真,薜恩生,何以敉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4, (01) :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