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稠密的高空风和天气雷达网资料对两次暴雨过程中的中尺度系统活动的分析

被引:6
作者
陈良栋
陈永胜
葛善才
机构
[1] 空军气象学院
[2] 国防科委基地
关键词
暴雨过程; 对流回波带; 中尺度系统; 对流云团; 天气; 低空急流; 急流(气象); 西南气流; 高空风; 空中风; 雷达网; 雷达情报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1980年5月24日—25日和6月16—17日华东地区两次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暴雨都是由过程中少数几个中尺度对流系统产生,其中除了从西面有规则地移入的对流云团之外,还有在本地区就地产生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后者的形成原因有两种:一是由于外来对流云团的影响,二是由于局地地形的触发。大别山西部的山地迎风坡和大别山东侧的长江河谷是两个局地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源地。两次过程都在江淮平原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对流回波带,其南段在东移到大别山的东北方时都明显减弱消散,分析表明这与大别山东侧的长江河谷对低层气流的影响有密切关系。利用稠密的高空风资料揭露出,在宽度达数百公里的西南低空急流中,由于地形的影响在长江河谷及其下风方形成中尺度的局地低空急流,它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具有准常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100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东北江南气温高 黄淮江淮暴雨多 [J].
焦佩金 ;
王永祥 .
气象, 1980, (09) :37-39
[2]  
梅雨季节偏南气流向大暴雨区的横向水汽通量 .2 秋山孝子. 日本《气象集志》 .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