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常用方法对比分析

被引:24
作者
常明庆 [1 ]
王平 [1 ]
李娟 [2 ]
赵希锦 [1 ,3 ]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
[2]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F值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灰色关联分析法; 地下水; 水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分别采用F值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7年郑州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种水质评价方法所得评价结果有一定的差别。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监测要求和评价目的,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使评价结果满足管理需要,反映水体的实际情况。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现代水环境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M].彭文启;张祥伟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森林生态水文.[M].余新晓等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3]  
环境质量评价.[M].刘绮;潘伟斌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4]   地下水质量评价常用方法的对比分析 [J].
程继雄 ;
程胜高 ;
张炜 .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8, (02) :23-25
[5]   模糊综合评价在大伙房水库下游水污染风险评价中应用 [J].
吴钢 ;
蔡井伟 ;
付海威 ;
王涌翔 ;
魏晶 ;
姜萍 ;
付晓 ;
刘阳 .
环境科学, 2007, (11) :2438-2441
[6]   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单因子指数评价法比较 [J].
曾永 ;
樊引琴 ;
王丽伟 ;
刁立芳 ;
李婳 .
人民黄河, 2007, (02) :45+65-45
[7]   渤海湾天津段海岸带水环境质量灰色关联度评价 [J].
秦昌波 ;
郑丙辉 ;
秦延文 ;
雷坤 ;
于涛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6) :94-99
[8]   灰色理论在水资源价值评价中的应用 [J].
曹剑峰 ;
钦丽娟 ;
平建华 ;
王楠 ;
沈媛媛 .
人民黄河, 2005, (07) :20-22
[9]   一种改进的灰关联分析方法及其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沈珍瑶 ;
谢彤芳 .
水文, 1997, (03)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