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治理政策的次优选择——基于公众择校行为与态度调查的分析

被引:17
作者
曾晓东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择校; 就近入学; 次优制度; 社会矛盾; 政策理性;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10.02.017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家庭利益、教育精神、社会融合三者的冲突。本文基于社会调查,就公众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态度以及对招生改革的主张等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接受非完美方案、制订次优制度、扩大优质教育机会、不断加强与公众的对话、收敛社会择校偏好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公共部门经济学[M].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鲍德威(RobinW.Boadway), 2000
[2]  
经济学与消费者行为[M].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英)安格斯·迪顿(AngusDeaton), 2005
[3]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M].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朱金鹤, 2009
[4]  
公共投资与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研究[M]. - 上海三联书店 , 岳军, 2009
[5]  
Measuring Peer Group Effects: A Study of Teenage Behavior[J] . William N. Evans,Wallace E. Oates,Robert M. Schwab.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9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