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生产力变动初探(1933—1946)

被引:6
作者
汪敬虞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力; 人均生产量、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人均生产量、值的角度 ,对抗战时期中国工业生产和生产力的状况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初步探讨。全文共分五个小节 :第一小节着重对抗日战争爆发前四年和战争结束后一年的工业生产力进行全面的比较。以次三节分别对东北(伪满 )、华北华中 (战时沦陷区 )和西南 (战时大后方 )三个地区的工业生产力 ,进行初步测算和估计。最后一小节附带叙述抗战结束后内战三年中工业生产力的普遍式微。整个战争的影响 ,直到今日 ,仍构成沉重的历史负担。就作者所知 ,这方面的研究 ,过去涉猎者不多。希望通过本文的发表 ,能够引起批评、讨论和学术界的关注。同时 ,在文章的最后 ,作者对当前我国工业生产力的问题 ,也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统希方家指正。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日本帝国主义九·一八事变后对我国东北的经济掠夺 [J].
朱绍文 .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9, (03) :5-18
[2]   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垄断活动述评 [J].
吴太昌 .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86, (03) :119-134
[3]  
中国近代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M].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刘明逵,唐玉良主编, 2002
[4]  
八年来上海工业的总清算. 王逸宗. 经济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