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拒斥“无”和“有”生于“无”——海德格尔论科学中“有”和“无”的问题

被引:1
作者
王颖斌
毛建儒
机构
[1] 太原科技大学哲学研究所
关键词
科学; “有”; “无”;
D O I
10.19484/j.cnki.1000-8934.2011.02.027
中图分类号
N02 [科学的哲学原理];
学科分类号
0101 ; 010108 ;
摘要
在科学看来,应该得到研究的只是作为"有"的存在者,"无"作为"非存在"则是应该被排斥的东西,因而不愿与闻"无"。海德格尔对此予以批判,他认为,科学的这种认识是由于科学对"无"的误解造成的,科学在"无"的问题上是无能的。实际上,"无"就是存在之无化,科学恰恰是以这个"无"为基础的,在本质上归属于"无"。为了克服科学本身的缺陷及其带来的危险,必须超越"有"而进入"无",由此把握存在者整体,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演讲与论文集.[M].(德) 海德格尔 (Heidegger;M.) ;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2]  
路标.[M].(德)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
[3]  
无之无化.[M].彭富春著;.上海三联书店.2000,
[4]  
形而上学导论.[M].(德)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
[5]  
海德格尔选集.[M].(德)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
[6]  
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M].(德)绍伊博尔德(Seubold;Gunten)著;宋祖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7]  
科学与假设.[M].[法]彭加莱(H·Poincare) 著;叶蕴理 译.商务印书馆.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