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方猪高热病的研究(Ⅰ)——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

被引:54
作者
宁宜宝 [1 ]
郑杰 [1 ]
张纯萍 [1 ]
宋立 [1 ]
刘惠文 [1 ]
王琴 [1 ]
丘惠深 [1 ]
丘伯根 [2 ]
赵启祖 [1 ]
沈青春 [1 ]
刘业兵 [1 ]
范学政 [1 ]
徐璐 [1 ]
江焕贤 [1 ]
机构
[1]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2] 湖南省兽医总站
关键词
猪高热病; 大肠杆菌; 感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52.61 [病原细菌]; S858.28 [猪];
学科分类号
090601 ; 0906 ;
摘要
从湖南3个高热病发病猪场11头病死猪的病料组织中均分离出了大肠杆菌,经血清学鉴定,鞭毛抗原(K88、K99、987P和F41)全为阴性反应。经过157种菌体抗原血清学检测,血清型为5、6、15、22、32和83型。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大肠杆菌对大多数常用药物耐药,对氟喹诺酮和头孢类药物敏感。将其中4头猪原代分离的大肠菌培养物以原倍(2×107个/mL)、104和108稀释的菌液分别感染18~22 g小白鼠,原倍菌液感染的小白鼠12/30在感染后24 h内出现死亡,而104和108稀释菌液感染的小白鼠均健活;将未经除菌的病死猪组织悬液、过滤除菌的组织悬液、大肠杆菌、过滤除菌的组织悬液及大肠杆菌分别感染30日龄左右的健康小猪,除未经除菌的组织悬液感染猪3/3发病,2/3死亡外,其余所有感染猪只出现体温升高,升幅达1~2℃,减食,精神萎靡,但没有死亡;将死亡猪再次分离到的大肠杆菌感染小白鼠和猪,小白鼠12/15出现死亡,感染猪只出现体温升高(超过1℃),没有出现死亡。结果证明:大肠杆菌在高热病的发病过程中只起协同诱发作用,引起猪发病死亡的真正原因可能是病毒感染。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兽医微生物学.[M].陆承平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