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最大熵模型和规则集遗传算法模型预测孑遗植物裸果木的潜在地理分布及格局

被引:80
作者
马松梅 [1 ,2 ]
张明理 [1 ,3 ]
张宏祥 [1 ,2 ]
孟宏虎 [1 ,2 ]
陈曦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4] 新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规则集遗传算法模型; 裸果木; 留一法; 最大熵模型; 潜在分布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野外调查的16个居群分布点和7个环境因子图层,选择最大熵模型(MAXENT)和规则集遗传算法模型(GARP),在地理和环境空间上模拟了第三纪孑遗植物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潜在分布。结果表明:(1)裸果木的潜在适生区全部集中在西北荒漠区,其中最佳适生区主要集中在3个区域,一是河西走廊中部和玉门以西、宁夏北部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二是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三是柴达木盆地西北缘两片极小的高度适生区。裸果木的生态位被确定在一个较广的干旱环境空间:适生区极端最高气温基本上在29.2–36.8℃之间,极端最低气温在–18.3至–13.4℃之间;年平均降水量40–200mm;潜在蒸发率在3–15之间。(2)MAXENT和GARP模型都较好地预测了裸果木的潜在分布,但GARP产生了相对较大、较连续的潜在分布区,部分过预测了破碎化生境;而MAXENT预测到的潜在分布区,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环境适生性指数,而且成功地排除了不合理的破碎化分布,从而更直观地展示了裸果木的潜在分布格局和生态位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327 / 133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珍稀濒危植物裸果木生物学特性研究 [J].
汪之波 ;
高清祥 ;
孙继周 ;
马全林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9, 25 (06) :481-483+509
[2]   对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裸果木的调查与研究 [J].
刘永生 ;
徐怀寿 ;
孙继周 .
宁夏农林科技, 2008, (01) :16+26-16
[3]   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 [J].
郑度 ;
姚檀栋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5) :451-458
[4]   稀有植物裸果木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J].
汪之波 ;
高清祥 ;
孙继周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7) :1319-1321
[5]   西北干旱荒漠区植物属的区系分析 [J].
党荣理 ;
潘晓玲 ;
顾雪峰 .
广西植物, 2002, (02) :121-128
[6]   新疆裸果木亚科植物花粉形态学研究 [J].
党荣理,姜彦成 .
西北植物学报, 1996, (01) :61-64+98
[7]   裸果木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J].
刘生龙,郭志中,王理德,高志海 .
中国沙漠, 1995, (01) :88-91
[8]  
新疆珍稀濒危特有高等植物[M]. 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 , 尹林克, 2006
[9]  
西北干旱荒漠区植物区系地理与资源利用[M]. 科学出版社 , 潘晓玲等编著, 2001
[10]   Predicting species distributions in poorly-studied landscapes [J].
Hernandez, P. A. ;
Franke, I. ;
Herzog, S. K. ;
Pacheco, V. ;
Paniagua, L. ;
Quintana, H. L. ;
Soto, A. ;
Swenson, J. J. ;
Tovar, C. ;
Valqui, T. H. ;
Vargas, J. ;
Young, B. E. .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2008, 17 (06) :1353-1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