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两性初婚年龄模式分析——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5年度数据

被引:21
作者
刘娟 [1 ,2 ]
赵国昌 [1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基金
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关键词
初婚年龄; 两性; 城市; CGS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1 [恋爱、家庭、婚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国人婚配年龄的变迁,一直缺乏长期性数据;婚配市场的实际情况,也缺乏实证性的长期数据。利用CGSS2005数据,对五代人(20世纪20年代—20世纪70年代)的平均初婚年龄的变化、趋势加以研究,对男性和女性初婚年龄、早婚、不婚、晚婚、集中成婚等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揭示了各自独立和彼此承接的关系和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世纪之交的城乡家庭[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沈崇麟等主编, 1999
[2]   北京市人口平均初婚年龄的研究 [J].
郭志刚 ;
段成荣 .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 (02) :29-34+49
[3]   日本的婚姻状况研究 [J].
王化波 .
人口学刊, 1999, (06) :41-46
[4]   我国人口婚配年龄模式初探 [J].
杜泳 .
人口学刊, 1989, (02) :20-24
[5]  
当代中国城市家庭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沈崇麟,杨善华主编, 1995
[6]  
A Theory of Marriage Timing. Oppenheimer,Valerie Kincade. American Journal ofSociology . 1988
[7]  
GenderbiasinChina,SouthKoreaandIndia1920-1990:Theeffectsofwar,famine,andfertilitydecline. DasGupta.M,S Li. DevelopmentandChange . 1999
[8]   中国婚姻拥挤研究 [J].
郭志刚 ;
邓国胜 .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0, (03) :2-18
[9]   20世纪90年代我国婚育模式的初步分析 [J].
郭维明 .
人口学刊, 2003, (05) :18-21
[10]   北京市夫妇年龄差分析 [J].
李志宏 .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4, (05) :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