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式封闭:当大学遭遇消费主义

被引:3
作者
何雪莲
机构
[1] 中国传媒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符号消费; 职业主义; 人性建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3 [生活与消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为全球化的伴生物,消费主义已全面渗入我国社会生活。该意识形态在高等教育领域,表征为强调学生就业率和赚钱能力的大学职业主义化。对此停止追问和质疑,是大学对其思想天职缺乏深刻信念的结果。大学有责任帮助社会从实利消费转到文化消费,从物质金钱竞争转到精神财富竞争,不惟资本逻辑是从,捍卫精英文化,重申理想主义;尽管这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举步维艰的人性建设,但大学不仅有义务去推动进步,也有义务去相信和希望进步。当务之急,是停止教育投资个人收益率的片面宣传,承认大学教育某种意义上的无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美国精神的封闭.[M].(美) 布卢姆 (Bloom;A.) ; 著.译林出版社.2007,
[2]  
教育为何是无用的.[M].(美)丹尼尔·科顿姆(DanielCottom)著;仇蓓玲;卫鑫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3]  
支配社会学.[M].(德) 韦伯;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  
追寻美德.[M].(美) 麦金太尔 (Macintyre;A.) ; 著.译林出版社.2003,
[5]  
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M].(美)克拉克·克尔(ClarkKerr)著;王承绪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  
有闲阶级论.[M].(美)凡勃伦(ThorsteinVeblen)著;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
[7]   发展主义与消费主义的二元悖论 [J].
申端锋 .
读书, 2006, (06) :23-26
[8]   大众文化批判的三大内在矛盾 [J].
黄力之 .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5, (04) :60-68
[9]   风险社会、文明冲突和永久和平 [J].
童世骏 .
读书, 2002, (05) :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