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和抑郁症

被引:13
作者
潘玉芹
林文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行为研究中心
关键词
抑郁症; 细胞因子;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5-羟色胺; 病态行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5 [生理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在心理神经免疫学领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和免疫之间存在双向交流通路,免疫系统可能在一些心理精神障碍中具有重要作用。“抑郁症的细胞因子假说”认为细胞因子作为神经调质,可能在抑郁症的病因和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个假说得到了很多证据的支持。而在动物身上应用前炎性细胞因子也能够引起与人类抑郁症行为症状非常类似的“病态行为”。研究认为外周细胞因子通过信号传导进入脑内与中枢产生的细胞因子共同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5-羟色胺系统,从而导致抑郁症。细胞因子的中枢效应可以解释很多抑郁症状,“抑郁症的细胞因子假说”为探讨抑郁症状的机制和治疗抑郁症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引用
收藏
页码:901 / 90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白介素-1β对大鼠自发行为影响的研究 [J].
赵巍峰 ;
刘少文 ;
李莹莹 ;
黄庆军 .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5, (03) :141-143
[2]   焦虑和抑郁动物模型的研究方法和策略 [J].
亓晓丽 ;
林文娟 .
心理科学进展, 2005, (03) :327-332
[3]   抑郁症与免疫抑制 [J].
祖蓓蓓 .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2004, (02) :97-99
[4]  
脑内白介素-1β介导利血平引起的大鼠行为性抑郁[J]. 黄庆军,郝新玲,Thomas R.Minor.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