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美国中央情报局眼中的中国——冷战时期美对华情报评估综合性文件概述
被引:3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志华
机构
:
[1]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来源
:
史学月刊
|
2009年
/ 01期
关键词
:
冷战;
中美关系;
中央情报局;
情报评估;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K712.5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45年~)];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在美国中央情报局数千份有关1948~1976年中国的情报和报告中,"国家情报评估"(NIE)和"特别国家情报评估"(SNIE)的综合性报告反映了美国情报机构对中国政策取向及发展趋势的阶段性认识和判断。通过从总体评估、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军事问题、外交问题五个方面对这些文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情报分析部门和官员观察问题的角度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他们对中国问题的关注点,以及到196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在整体上对中国认知所发生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98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毛泽东、赫鲁晓夫与一九五七年莫斯科会议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志华
.
历史研究,
2007,
(06)
:82
-109+191
[2]
走向分裂:从暗中斗争到公开论战——1960年代中苏关系研究之二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丹慧
.
史学集刊,
2006,
(06)
:51
-67
[3]
最后的努力:中苏在1960年代初的斗争与调和——1960年代中苏关系研究之一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丹慧
.
社会科学,
2006,
(06)
:132
-162
[4]
一九五六年十月危机:中国的角色和影响——“波匈事件与中国”研究之一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志华
.
历史研究,
2005,
(02)
:119
-143+192
[5]
援助与限制:苏联与中国的核武器研制(1949—1960)
[J].
沈志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兼职教授
沈志华
.
历史研究,
2004,
(03)
:110
-131+191
[6]
一九五八年炮击金门前中国是否告知苏联?——兼谈冷战史研究中史料的解读与利用
[J].
沈志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
沈志华
.
中共党史研究,
2004,
(03)
:37
-42
[7]
中国核武器的发展与中苏关系的破裂(1954—1962)(连载一)
[J].
戴超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系!江苏南京
戴超武
.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1,
(03)
:76
-85
[8]
从“吃穿用计划”到“战备计划”──“三五”计划指导思想的转变过程
[J].
陈东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当代中国研究所!北京,
陈东林
.
当代中国史研究,
1997,
(02)
:65
-75
[9]
中苏关系史纲.[M].沈志华; 主编.新华出版社.2007,
[10]
国际冷战史研究.[M].李丹慧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
1
2
3
→
共 21 条
[1]
毛泽东、赫鲁晓夫与一九五七年莫斯科会议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志华
.
历史研究,
2007,
(06)
:82
-109+191
[2]
走向分裂:从暗中斗争到公开论战——1960年代中苏关系研究之二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丹慧
.
史学集刊,
2006,
(06)
:51
-67
[3]
最后的努力:中苏在1960年代初的斗争与调和——1960年代中苏关系研究之一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丹慧
.
社会科学,
2006,
(06)
:132
-162
[4]
一九五六年十月危机:中国的角色和影响——“波匈事件与中国”研究之一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志华
.
历史研究,
2005,
(02)
:119
-143+192
[5]
援助与限制:苏联与中国的核武器研制(1949—1960)
[J].
沈志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兼职教授
沈志华
.
历史研究,
2004,
(03)
:110
-131+191
[6]
一九五八年炮击金门前中国是否告知苏联?——兼谈冷战史研究中史料的解读与利用
[J].
沈志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
沈志华
.
中共党史研究,
2004,
(03)
:37
-42
[7]
中国核武器的发展与中苏关系的破裂(1954—1962)(连载一)
[J].
戴超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系!江苏南京
戴超武
.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1,
(03)
:76
-85
[8]
从“吃穿用计划”到“战备计划”──“三五”计划指导思想的转变过程
[J].
陈东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当代中国研究所!北京,
陈东林
.
当代中国史研究,
1997,
(02)
:65
-75
[9]
中苏关系史纲.[M].沈志华; 主编.新华出版社.2007,
[10]
国际冷战史研究.[M].李丹慧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