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深埋储层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22
作者
王芙蓉 [1 ]
何生 [1 ]
洪太元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
关键词
深埋储层; 成岩; 超压; 油气充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的储层埋深一般大于4 300 m,部分地区深度可达6 000 m左右,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大小变化范围也较大,弄清物性的主控因素有利于深埋储层的预测,为勘探提供依据.本文在前人研究和分析化验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区深埋储层的物性,由于岩石类型多为岩屑砂岩,岩石成分含较多的塑性岩屑,因此强烈的压实作用极大的降低了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深埋储层的孔隙度,晚期的含铁碳酸盐岩胶结物使岩石更加致密.早期的碳酸盐岩胶结物因后期的有机酸和大气淡水的溶解作用产生了较多的次生溶蚀孔隙,晚期生烃导致的超压及早期油气充注对储层成岩过程中的成岩作用具有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深部储层物性,为深部油气的聚集提供了有利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423 / 4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扇三角洲体系沉积微相对成岩的控制作用——以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南段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例 [J].
孟元林 ;
高建军 ;
牛嘉玉 ;
孙洪斌 ;
殷秀兰 ;
肖丽华 ;
周玥 ;
王粤川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1) :36-39
[2]   莺歌海盆地高温超压环境下储层物性影响因素 [J].
姜涛 ;
解习农 .
地球科学, 2005, (02) :215-220
[3]   东营凹陷烃类充注与储集层化学成岩作用 [J].
蔡进功 ;
张枝焕 ;
朱筱敏 ;
谢忠怀 ;
李艳霞 ;
刘洪军 ;
袁东山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79-83
[4]   沉积盆地超压系统演化与深层油气成藏条件 [J].
郝芳 ;
邹华耀 ;
倪建华 ;
曾治平 ;
王敏芳 .
地球科学, 2002, (05) :610-615
[5]   黄骅坳陷中北区深部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分析 [J].
游俊 ;
郑浚茂 .
现代地质, 1999, (03) :350-354
[6]   水-岩相互作用研究及其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 [J].
张枝焕 ;
常象春 ;
曾溅辉 .
地质科技情报, 1998, (03) :70-75
[7]  
碎屑储集岩的成岩作用研究[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郑浚茂,庞明编著, 1989
[8]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rvoir diagenetic evolution and petroleum emplacement in the Ula Field, North Sea. Nedkvitne T, Karlsen D A, Bjφrlykke K, et al.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