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灌注成像在宫颈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价值的初步探讨

被引:18
作者
丁文金 [1 ]
龚光文 [1 ]
周顺科 [2 ]
文露 [3 ]
李飞平 [3 ]
陈增爱 [4 ]
机构
[1] 湖南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放射科
[2]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
[3] 湖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
[4]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宫颈癌; 磁共振灌注成像; 磁共振成像;
D O I
10.19627/j.cnki.cn31-1700/th.2012.05.012
中图分类号
R445.2 [核磁共振成像]; R737.33 [子宫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07 ; 100214 ;
摘要
目的:探讨PWI对宫颈癌诊断、病理分级、分型及化疗后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宫颈癌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组行盆腔常规磁共振扫描、DWI扫描及灌注成像,获取每个灌注层面感兴趣区的TIC曲线,利用"Basic T1 Perfusion"软件包分析,分别比较宫颈癌与正常宫颈、宫颈鳞癌与腺癌、鳞癌不同病理级别的灌注参数以及9例宫颈癌患者化疗前后的灌注参数。结果:①宫颈癌患者TIC曲以"速升缓降"型为主,正常对照组以"缓慢上升"型为主。②宫颈癌组ME、WIR、WOR较正常宫颈组显著升高(P<0.05),而TTP前组较后组显著减低(P<0.05);宫颈鳞癌与腺癌各参数间无显著差异(P>0.05);宫颈鳞癌高分化组ME、WIR、WOR较低分化组低(P<0.05),而TTP较低分化组高(P<0.05),中分化组WIR较低分化组低(P<0.05),高分化组TTP较中分化组高(P<0.05),余ME、WIR、WOR及TTP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宫颈癌化疗组:ME、WIR化疗前显著高于化疗后(P<0.05),而TTP化疗后明显较化疗前延迟(P<0.05)。结论:MRI灌注成像可不同程度反映宫颈癌组织的病理学特征,有助于宫颈癌的定性诊断,对宫颈癌的病理分级有一定提示作用,并对监测宫颈癌化疗疗效有重要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415 / 4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评价周围型肺癌的血管生成及周期蛋白D1基因表达 [J].
马树华 ;
徐克 ;
肖壮伟 ;
孙政育 ;
王强 ;
杨明伟 ;
卢涛 ;
黎庶 ;
乐洪波 ;
韩铭钧 ;
李玉光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8,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