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麦赤霉病穗部镰刀菌种类、分布及致病性

被引:35
作者
All China Corporation of Research on Wheat Scab
机构
[1] 全国小麦赤霉病研究协作组
关键词
镰刀菌属; 瓶状; 镰刀形; 顶端细胞; 子囊壳; 脚胞; 镰孢霉属; 分生抱子; 小麦赤霉病; 小麦病害; 致病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75—1980年,从我国21个省、市、自治区采集小麦赤霉病穗2450份,分离鉴定出18个镰刀菌种(包括变种),经对小麦穗腐致病性测定,将其分为强、中、弱三种类型。强致病的有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占94.5%,分布于福建、广东、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上海、陕西、河南、青海、吉林、黑龙江、西藏、北京、山东、甘肃、安徽;硫色镰乃菌(F.Sulphureum Schlecht),占0.45%,分布于福建、四川、湖北、浙江、上海、吉林;黄色镰刀菌[F.culmorum(W.G.Sm.)Saec.],占0.65%,分布于贵州、云南、四川、江西、江苏;弯角镰刀菌(F.Camptoceras Wr.& Rg.),占0.12%,分布于福建、安徽;木贼镰刀菌紧密变种[F.equiseti(Cda.)Saec.vat.Compactum(Wr.)Joffe],占0.04%,分布于贵州。中等致病的有燕麦镰刀菌谷类变种[F.avenaceum(Cda.ex Fr.)Var.graminum(Cda.)Saec.],占0.12%,分布于江苏、上海;燕麦镰刀菌草类变种[F.avenaceumvar.herbarum(Cda.)Saec],占0.61%,分布于福建、云南、四川、陕西、湖北、河南、青海、吉林、黑龙江、西藏;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Cda.)Saec.],占0.08%,分布于贵州、江西;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 El et Ev.),占0.33%,分布于四川、湖南、浙江、上海、陕西;雪腐镰刀菌[F.nivale(Fr.)Ces.],占0.41%,分布于福建、贵州、江西、浙江、上海、安徽。其余为弱致病菌。本文对上述各菌种的主要性状和为害症状作了扼要的叙述,并讨论了有关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82
页数:1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