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集层微观参数对油水相对渗透率影响的微观模拟研究

被引:19
作者
高慧梅 [1 ]
姜汉桥 [2 ]
陈民锋 [2 ]
何应付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中心
[3]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孔隙网络模型; 相对渗透率; 微观模拟; 水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12 [油气水渗流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为描述储集层微观参数对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影响,建立油水两相流的三维准静态孔隙网络模型,运用逾渗理论描述微观渗流机制,模拟初次油驱和二次水驱过程,并对相对渗透率进行了预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验证了孔隙网络模型模拟的有效性。利用孔隙网络模型研究水湿情况下孔喉比、配位数、形状因子对相对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孔喉比增大,残余油饱和度增大,水相达到同样的渗流能力所对应的含水饱和度相对增加;配位数增大,两相共流区变大,残余油饱和度减小,配位数对非润湿相油的相对渗透率影响较大;形状因子增加,残余油饱和度减小,两相共流区变大。图7表1参10
引用
收藏
页码:734 / 73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苏丹Melut盆地北部油田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J].
马明福 ;
李薇 ;
刘亚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6) :121-124
[2]   改变低渗透砂岩亲水性油气层润湿性对其相渗透率的影响 [J].
任晓娟 ;
刘宁 ;
曲志浩 ;
张宁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3) :123-124+134
[3]   低张力体系油水相渗特征的研究 [J].
李贤兵 ;
刘莉 ;
朱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S1) :44-51
[4]  
应用Bethe网络研究孔隙结构对两相相对渗透率的影响[J]. 王金勋,刘庆杰,杨普华.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S1)
[5]   NETWORK MODEL EVALUATION OF PERMEABILITY AND SPATIAL CORRELATION IN A REAL RANDOM SPHERE PACKING [J].
BRYANT, SL ;
KING, PR ;
MELLOR, DW .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 1993, 11 (01) :5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