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运筹对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26
作者
朱齐超
危常州
李美宁
朱金龙
吴诚
王佳
机构
[1]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膜下滴灌; 水稻; 产量; 产量形成因子; 氮肥运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T-04为材料,设置不同施氮量(0、200、270、340kg/hm2)和3种施肥策略(即m基肥∶m分蘖肥∶m促花肥∶m保花肥=15∶30∶40∶15、25∶40∶30∶5、40∶15∶35∶10),研究施氮量和施肥策略对膜下滴灌水稻干物质积累动态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探明不同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并提出最佳的施氮量和施肥策略。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提高膜下滴灌水稻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270kg/hm2施氮水平具有最高生物学产量和经济学产量,籽粒产量达到9657.7kg/hm2。施氮量显著影响水稻茎蘖数、有效穗数、成穗率、每穗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施肥策略对膜下滴灌水稻的有效穗数和成穗率影响显著,以施肥策略S1(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15∶30∶40∶15)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氮肥后移有助于提高膜下滴灌水稻的有效穗数、成穗率,形成高产。对水稻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模式而言,270kg/hm2的施氮水平和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15∶30∶40∶15的氮肥运筹模式较为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440 / 4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技术对降低甲烷气体排放以及化肥、农药施用污染的探讨 [J].
郭庆人 .
作物研究, 2012, 26 (03) :278-281
[2]   不同施氮量对旱稻297产量构成因子影响的研究(Ⅰ)——产量构成、干物质生产与氮素吸收 [J].
魏凤桐 ;
陶洪斌 ;
王璞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1, 16 (01) :30-35
[3]   施氮和密度对寒地水稻分蘖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J].
汪秀志 ;
钱永德 ;
吕艳东 ;
刘丽华 ;
郑桂萍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01) :69-76
[4]   不同灌溉模式下氮肥水平对水稻氮素利用效率、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 [J].
潘圣刚 ;
曹凑贵 ;
蔡明历 ;
汪金平 ;
王若涵 ;
原保忠 ;
翟晶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 (02) :283-289
[5]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J].
晏娟 ;
尹斌 ;
张绍林 ;
沈其荣 ;
朱兆良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8, (05) :835-839
[6]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 [J].
张福锁 ;
王激清 ;
张卫峰 ;
崔振岭 ;
马文奇 ;
陈新平 ;
江荣风 .
土壤学报, 2008, (05) :915-924
[7]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超高产水稻中早22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徐春梅 ;
王丹英 ;
邵国胜 ;
章秀福 .
中国水稻科学, 2008, (05) :507-512
[8]   不同基因型水稻氮利用效率的差异及评价 [J].
张亚丽 ;
樊剑波 ;
段英华 ;
王东升 ;
叶利庭 ;
沈其荣 .
土壤学报, 2008, (02) :267-273
[9]  
我国水资源形势及其应对策略[J]. 苏征耀.水资源研究. 2007(01)
[10]  
我国水资源形势及其应对策略[J]. 苏征耀.水资源研究. 2007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