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被引:46
作者
顾德兴,李云香
徐炳声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半夏;栽培群体;无性繁殖;有性繁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7.239.0 [];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对“泰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的块茎和珠芽栽培观察结果表明:(1)不同繁殖体的叶形和珠芽所发生的变化与实验用的播种材料有关,珠芽发生频率与叶形变化呈正相关;(2)半夏倒苗既是对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也是一种有效的无性繁殖方式;(3)半夏有性繁殖是属于同株异花传粉类型,但与无性繁殖相比,有性繁殖在种质繁衍上仅起着次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半夏群体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J].
顾德兴 ;
郭巧生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0, (02)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