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财政与罗斯福新政

被引:1
作者
吕万和
机构
[1] 天津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罗斯福新政; 美元; 日元; 公债; 经济危机; 美国新政; 本位币; 债券; 银行; 金融机构; 财政; 财政金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分期的意义。日美两国都由此向国家资本主义过渡。不同的是,日本加速法西斯化,美国则保持了资产阶级民主体制。日美两国政治走向不同,有诸多因素,不宜简单论之。本文试图对两国当时的反危机政策(“高桥财政”与“罗斯福新政”)略作比较。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36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几个问题——与黄绍湘同志商榷 [J].
刘绪贻 .
世界历史, 1985, (01) :17-23
[2]   三十年代日本财阀与法西斯势力的关系 [J].
武寅 .
世界历史, 1985, (11) :29-37
[3]  
苏联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历史统计集.[M].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综合统计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89,
[4]  
近百年美国经济史.[M].[美]沙伊贝 著(H·N·Scheiber);彭松建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5]  
罗斯福选集.[M].[美]罗斯福(Franklin D·Roosvelt) 著;关在汉 编译.商务印书馆.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