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滑舌鳎养殖群体的性比与雌雄形态差异比较

被引:18
作者
李虎 [1 ,2 ]
陈四清 [3 ]
刘海金 [2 ]
姜宏波 [4 ]
王美玉 [5 ]
机构
[1]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4] 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5]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半滑舌鳎; 性比; 形态差异; 伪雄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为研究半滑舌鳎养殖群体幼鱼阶段的性比变化,实验用分子标记法鉴定半滑舌鳎遗传性别,用组织切片方法鉴定表型性别,并比较了表型雌雄的生长差异。结果发现,在半滑舌鳎幼鱼阶段,在遗传性别上,雌雄所占比例约为1∶1,差异不显著(P>0.05)。在表型性别上,雌雄比例约为1∶3,差异极显著(P<0.01)。表型雄性中,由遗传性雄性和遗传上为雌性而表型上为雄性的"伪雄鱼"两部分组成。在养殖群体中,表型雌性、伪雄鱼和雄性三者的比例大致为1∶1∶2。养殖现场反映的雌性约占1/4的情况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没有发现遗传上为雄性,而表型上为雌性的个体。在6~8月龄间,伪雄鱼的全长、体质量处于表型雌性与正常雄性之间,与两者均无显著差异。在相似全长范围内,雄鱼体高小于雌鱼,雄鱼的全长/体高的平均值为4.05,雌鱼的平均值为3.89,雄鱼的全长/体高比值显著大于雌鱼(P<0.05),此比值可以作为区分雌雄鱼苗种的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331 / 13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黄颡鱼性分化及激素诱导性转化研究.[D].姚道霞.东北林业大学.2007, 06
[2]   牙鲆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雌核发育的遗传差异 [J].
刘海金 ;
刘永新 ;
王玉芬 ;
侯吉伦 ;
王桂兴 ;
孙朝徽 ;
张晓彦 .
水产学报, 2010, 34 (06) :898-904
[3]   半滑舌鳎养殖群体中自然性逆转伪雄鱼的发现 [J].
季相山 ;
陈松林 ;
马洪雨 ;
姜运良 ;
杨景峰 ;
董晓丽 .
水产学报, 2010, 34 (02) :322-327
[4]   17β-雌二醇对半滑舌鳎性分化和生长的影响 [J].
张晓彦 ;
刘海金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40 (06) :67-72
[5]   半滑舌鳎的性腺分化和温度对性别决定的影响 [J].
邓思平 ;
陈松林 ;
田永胜 ;
刘本伟 ;
庄志猛 ;
王清印 ;
邓寒 .
中国水产科学, 2007, (05) :714-719
[6]   黄鳝性逆转研究进展 [J].
储张杰 .
水利渔业, 2006, (06) :19-23
[7]   半滑舌鳎性腺分化的组织学观察 [J].
马学坤 ;
柳学周 ;
温海深 ;
徐永江 ;
张立敬 .
海洋水产研究, 2006, (02) :55-61
[8]   17α-甲基睾酮对赤点石斑鱼性逆转的影响 [J].
李广丽 ;
刘晓春 ;
林浩然 .
水产学报, 2006, (02) :145-150
[9]   半滑舌鳎染色体核型分析 [J].
周丽青 ;
杨爱国 ;
柳学周 ;
杜伟 ;
庄志猛 .
水产学报, 2005, (03) :417-419
[10]   黑鲷DMRT1基因cDNA的克隆、组织表达谱及在性别逆转前后性腺中的表达 [J].
刘绪生 ;
梁冰 ;
张树义 .
动物学研究, 2004, (02) :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