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年际变化的特征时间尺度及其时空演变

被引:2
作者
尤卫红
赵付竹
机构
[1]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副热带高压; 特征时间尺度; 时空演变; 小波变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4 [气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应用三维数据的时间小波变换方法分析研究了夏季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年际变化的特征时间尺度及其时空演变.结论为:夏季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年际变化的特征时间尺度分别约为2,5 a和更大的时间尺度;2 a和5 a特征时间尺度的最大振幅能量活动中心分别位于北太平洋西部的(27.5°N,135°E)附近和北部的(35°N,167.5°E)附近;其相应的最大振幅能量活动中心在纬向上表现出了明显的东西向波动的时间演变特征;在经向上则表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和较小振幅的南北向波动的时间演变特征;从较长时间的长期演变来看,5a特征时间尺度的最大振幅能量活动中心的位置有一种向南移动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季节转换期间副热带高压带形态变异及其机制的研究Ⅱ:亚洲季风区季节转换指数[J]. 毛江玉,吴国雄,刘屹岷.气象学报. 2002(04)
[2]  
季节转换期间副热带高压带形态变异及其机制的研究Ⅰ:副热带高压结构的气候学特征[J]. 毛江玉,吴国雄,刘屹岷.气象学报. 2002(04)
[3]   Ni■o1+2海区冷、暖水期西太平洋副高的特征及其对东亚季风的影晌 [J].
陈月娟 ;
周任君 ;
武海峰 .
大气科学, 2002, (03) :373-386
[4]   副热带高压带的三维结构特征 [J].
刘平 ;
吴国雄 ;
李伟平 ;
刘屹岷 .
大气科学, 2000, (05) :577-584
[5]   副热带高压研究回顾及对几个基本问题的再认识 [J].
刘屹岷 ;
吴国雄 .
气象学报, 2000, (04) :500-512
[6]   空间非均匀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带形成和变异的影响Ⅰ:尺度分析 [J].
吴国雄 ;
刘屹岷 ;
刘平 .
气象学报, 1999, (03) :2-8
[7]   连续小波变换在云南近百年气温和降水变化分析中的应用 [J].
尤卫红 ;
段旭 ;
杞明辉 .
高原气象, 1999, (01) :48-55
[8]   东亚和西北太平洋地区气候的准10年尺度振荡及其可能机制 [J].
李崇银 ;
廖清海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6, (02) :29-34+36-38
[9]   副热带高压结构及其同大气环流有关若干问题的研究 [J].
黄士松 ;
余志豪 .
气象学报, 1962, (S1) :339-359
[10]  
气候变化的多尺度诊断分析和预测的多种技术方法研究[M]. 气象出版社 , 尤卫红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