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野蔬·药膳鱼腥草
被引:3
作者
:
王祥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祥初
机构
:
来源
:
园林
|
2000年
/ 02期
关键词
:
鱼腥草;
臭草根;
花茶;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282 [中药材];
S647 [野生蔬菜];
学科分类号
:
1008 ;
090202 ;
摘要
:
<正> 鱼腥草,学名Houttuynia codata Thunb,即蕺菜,为我国常见的野菜。因地域不同,名称各异,如浙江称臭草根,广东称臭灵根,四川、贵州称侧耳根、猪鼻孔,还有狗腥草、臭菜、折耳根等别称。为三白草科、蕺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60厘米,茎下部伏地,节上轮生小根,上部直立,无毛或节上被毛,有时带紫红色。叶薄纸质,全缘,有腺点,背面尤甚;卵形或阔卵形,长4~10厘米,宽2.5~6匣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有时除叶脉被毛外,余无毛;叶脉5~7条;初生叶紫红,长大后叶面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1
页数:1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