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与人的幸福感

被引:9
作者
程苗苗
机构
[1] 阜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 异化; 幸福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A81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501 ; 030504 ;
摘要
马克思认为人的异化是人通过物质活动、精神活动创造出产品,反过来这些产品又变成对立的力量来支配和统治人本身,使得人原本所具有的正常的人性和人的本质被压抑和扭曲。表现为劳动的异化导致劳动由乐生沦为谋生的手段;人的需要的异化导致价值失落和精神意识的异化,从而导致社会的冷漠。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真正提升人的幸福感就必须做到: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促进全面发展;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人际交往,促进人际和谐。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弗洛姆的人性异化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 [J].
张璐 .
国外理论动态, 2009, (08) :105-108
[2]   论人在现代社会的贬值 [J].
郭宏福 .
皖西学院学报, 2009, 25 (03) :9-12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 著;刘丕坤 译.人民出版社.1979,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