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毛虫病鼠多脏器氧化损伤与毒血症形成关系的探讨附视频

被引:3
作者
崔昱
程晓馨
王莹
机构
[1] 大连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大连,
关键词
旋毛虫病; 氧自由基; 氧化损伤; 毒血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32.14 [旋毛虫病(蟠虫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与方法本实验观察了小鼠感染旋毛虫后不同时期不同脏器组织中的XOD、MDA和GSH改变。结果小鼠在感染旋毛虫后的第3d至7d,其肠组织中的MDA和肝组织中MDA、XOD升高(P<0.01),GSH降低(P<0.01)。14d后肠中的GSH恢复,MDA降后于30d再升。肝中的XOD亦恢复,而MDA和GSH继续上升并维持较高的水平。心肌中XOD在14d时含量上升,至30d达峰值(P<0.01)。MDA14d时也升高(P<0.01),30d后稍回降。GSH在30d时数值才明显增高(P<0.05)。脑中MDA与GSH呈反相改变,14d时MDA先升后降,GSH则30d后明显升高(P<0.01)。血液中的MDA在感染后一直维持较高的水平。结论旋毛虫可诱发氧自由基对宿主脏器组织产生氧化损伤,同时引发的氧化代谢产物在组织中大量的蓄积并致宿主毒血症。两者与旋毛虫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并可能造成对宿主的致命性损害。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荧光测定改良法 [J].
唐爱国 ;
杨锡兰 .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0, (03) :293-295
[2]   血浆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方法—改良的八木国夫法 [J].
齐凤菊 ;
周玫 ;
陈瑗 ;
孔华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86, (02) :152-154
[3]  
人体寄生虫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赵慰先 主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