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的现代与传统农业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差异分析

被引:18
作者
薛剑 [1 ,2 ,3 ]
郧文聚 [2 ,3 ]
杜国明 [3 ,4 ]
张凤荣 [1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3] 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4]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业; 遥感; 景观格局; 富锦市; 现代与传统农业; 土地整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1404 ;
摘要
该文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研究区,以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为数据源,基于GIS平台和景观指数法分析国营农场辖区即现代农业区和地方政府辖区即传统农业区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差异,旨在为土地整治项目布局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林带、道路、渠沟构成了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框架,直接影响着各种地类的规模和形状。国营农场辖区即现代农业区内林带、道路、渠沟等农业基础设施纵横交错、体系健全、井然有序,林网密度为传统业农区的1.72倍,路网密度为传统农业区的1/2,渠网密度为传统农业区2.3倍。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土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散布于研究区内。耕地作为区域景观的基质,遍布整个研究区,但现代农业区与传统农业区内耕地类型存在明显差别,前者水田比例明显高于后者。土地经营管理制度不同,是导致国营农场辖区与地方政府辖区土地利用格局差异的重要原因。该项研究为科学安排土地整治项目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45 / 25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基于CA-Markov模型的昌化江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肖明
    吴季秋
    陈秋波
    金美佳
    郝雪迎
    张扬建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0) : 231 - 238
  • [2] 基于土地利用和人口密度的中国粮食产量空间化
    刘忠
    李保国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9) : 1 - 8
  • [3]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利用结构预测
    王建英
    李江风
    张丽琴
    邹利林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4) : 221 - 226
  • [4] 基于计量地理模型的松嫩高平原土地利用特征及其空间布局
    宋戈
    孙丽娜
    雷国平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3) : 243 - 250
  • [5] 基于灰色模型-元胞自动机模型的佛山市土地利用情景模拟分析
    王丽萍
    金晓斌
    杜心栋
    周寅康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3) : 237 - 242
  • [6] SPOT5遥感影像城郊耕地景观提取与廊道立地分析
    刘晓娜
    李宪海
    孙丹峰
    李红
    张微微
    周连第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4) : 317 - 323+403
  • [7] Correlation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Landscape Pattern in Beijing Peri-urban Areas.[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0, 03
  • [8] 江西省耕地转移驱动机理
    战金艳
    史娜娜
    邓祥征
    [J]. 地理学报, 2010, 65 (04) : 485 - 493
  • [9] 密云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段峥
    宋现锋
    石敏俊
    [J]. 水土保持研究, 2009, 16 (05) : 55 - 59+281
  • [10] 流域湿地景观空间梯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刘红玉
    李兆富
    [J]. 生态学报, 2006, (01) : 213 -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