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暴力的微博:内生逻辑、运行过程与伦理规制

被引:8
作者
李建华 [1 ,2 ]
曾志伟 [3 ,4 ]
机构
[1]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中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协同创新中心
[3] 中南大学
[4] 不详
关键词
微博暴力; 权力僭越; 主体迷失; 群体极化; 自律;
D O I
10.15995/j.cnki.llxyj.2016.02.020
中图分类号
B82-057 [道德与科学技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微博暴力植根于三个内生性逻辑:在制度层面,微博带来的话语权释放未能受到权威的有效限制导致了权力的僭越;在行为层面,主体独立性受到削弱甚至迷失在微博空间;在环境层面,私人空间公共化和公共空间私人化两种趋势共同催化了暴力行为。从过程上看,微博暴力大致经历了群体极化导致集体非理性、暴力行为出现在网络与现实空间以及公共议题迅速转移和集体责任逃避三个阶段。关于微博暴力的伦理矫治应当处理好自律与他律、自由与责任、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尤其突出主体的自律。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