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性泥石流残留层与泥深的关系分析

被引:3
作者
吴积善
张军
程尊兰
游勇
刁惠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四川成都
[3] 四川成都
关键词
粘性泥石流; 残留层; 泥深确定;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3.04.016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粘性泥石流泥深的观测数据过去大部分不包含残留层厚度,认为当后继粘性泥石流通过残留层时,残留层是不动的,泥深从残留层表面起算。本文通过大量的泥石流原型观测和简易模型试验表明,当后继泥石流通过时,残留层除底部很薄的一层不动外,都是运动的,并有三种运动形式,泥深应包含残留层。残留层的厚度一般为20~60cm,这样对过去不包含残留层厚度的泥深观测数据应进行更正,粘性泥石流流量和输沙率也需相应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487 / 4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云南小江泥石流综合考察与队治规划研究.[M].杜榕桓等编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7,
[2]  
甘肃泥石流.[M].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所著;.人民交通出版社.1982,
[3]  
泥石流地区公路工程.[M].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著.人民交通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