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濒危植物安徽羽叶报春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7
作者
彭艳秋
邵剑文
张小平
张中信
朱国萍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大分子进化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安徽羽叶报春; RAPD;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安徽特有濒危物种安徽羽叶报春(Primula merrilliana)6个自然居群的134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个RAPD引物,扩增共得到158条带,其中129个多态性位点(PPL)。POPGENE分析显示安徽羽叶报春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PPL=81.65%,He=0.2515,Ho=0.384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计算的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0.5511)与Shannon信息指数(54.48%)基本一致。生境的片段化和基因流障碍可能是导致居群间遗传分化显著的主要原因。针对安徽羽叶报春的居群遗传变异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好自然生境和现有的居群及个体;加强居群间的基因流动;在迁地保护过程中,在尽可能多的居群中采样,以提高栽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49 / 5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海南岛红树植物海桑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J].
李海生 ;
陈桂珠 .
生态学报, 2004, (08) :1657-1663
[2]   安徽羽叶报春RAPD分析实验条件优化的研究 [J].
陈明林 ;
张小平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264-267
[3]   安徽羽叶报春与毛茛叶报春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与新资源评估 [J].
张小平 ;
陈明林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3, (03) :1-5
[4]   珍稀濒危植物安徽羽叶报春的生态学特性研究 [J].
陈明林 ;
张小平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371-374
[5]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周延清编著, 2005
[6]  
中国植物志[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编, 1990
[7]  
Genetic diversity among and within populations of Oryza granulata from Yunnan of China revealed by RAPD and ISSR markers: implications for conservation of the endangered species[J] . Cheng-Jun Wu,Zai-Quan Cheng,Xing-Qi Huang,Shou-Hua Yin,Kai-Ming Cao,Chong-Rong Sun.Plant Science . 2004 (1)
[8]  
Genetic variation in the endangered Inner Mongolia endemic shrub Tetraena mongolica Maxim. (Zygophyllaceae)[J] . Xue-Jun Ge,Yan Yu,Nan-Xian Zhao,Hai-Shan Chen,Wen-Qing Qi.Biological Conservation . 2003 (3)
[9]  
Effects of life history traits and sampling strategies on genetic diversity estimates obtained with RAPD markers in plants[J] . Hilde Nybom,Igor V. Bartish.Perspectives in Plant Ecology, Evolution and Systematics . 2000 (2)
[10]  
钱啸虎,郭新弧,王学文等. 安徽植物志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