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盆山构造耦合与分段性

被引:32
作者
马宗晋 [1 ]
曲国胜 [2 ]
李涛 [1 ]
赵瑞斌 [1 ]
许建东 [1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盆山构造; 构造分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自海西运动以来,准噶尔盆地边缘构造带经历了海西运动期强耦合为主阶段、中生代至新生代早期弱耦合及调整阶段、新近纪南缘单边盆山强耦合阶段;边缘构造带活动强度自海西运动期以来呈明显下降态势,至中生代为低平缓弱活动调整态,新生代造山期强度又呈回升状,但未达到海西运动期水平,呈现强-弱-强的三阶段式演化特点。准噶尔盆地的6边形边缘带划分为6个边缘构造带分段构造组合: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南缘东段、准东隆起西缘段、乌伦古边缘构造段、加依尔山边缘段和准噶尔盆地西部边缘段。各构造段表现出明显的构造样式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为推覆前方无约束的舒展逆冲推覆系统;准噶尔盆地南缘东段为指向前陆的强约束逆冲推覆构造;准东隆起西缘段为隆升背景上的东西向水平挤压变形带;准噶尔盆地东北缘段(乌伦古边缘构造段)为多层滑脱面断坡控制的膝折型断阶和断坪控制的基底凹陷等;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为多期次不同规模的逆冲和推覆叠置系统,准噶尔盆地西部边缘段为隆升背景下侧向挤压的断弯-断展机制的膝折带构造。
引用
收藏
页码:271 / 2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盆山耦合关系研究
    许建东
    马宗晋
    曲国胜
    李军
    [J]. 新疆石油地质, 2008, (02) : 143 - 146
  • [2] 准噶尔盆地构造格架及分区
    马宗晋
    曲国胜
    陈新发
    [J]. 新疆石油地质, 2008, (01) : 1 - 6
  • [3] Segmentations of foreland belts and their tectonic mechanism in the Southwest Tarim Basin[J]. J. Canerot,J. Deramond.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5(10)
  • [4] 柯坪塔格推覆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及其构造演化
    曲国胜
    李亦纲
    陈杰
    宁宝坤
    李岩峰
    李军
    尹军平
    [J]. 地学前缘, 2003, (S1) : 142 - 152
  • [5] 塔里木盆地阿图什-八盘水磨反冲构造系统研究
    曲国胜
    陈杰
    陈新发
    Canerot J
    李亦纲
    尹军平
    李军
    彭琪宇
    尹金辉
    [J]. 地震地质, 2001, (01) : 1 - 14
  • [6] 西昆仑—帕米尔造山带及其北缘前陆盆地板内变形构造
    曲国胜
    陈杰
    陈新安
    张兴林
    李涛
    尹军平
    周洪清
    [J]. 地质论评, 1998, (04) : 419 - 429
  • [7] 造山带弧形构造——西昆仑—帕米尔弧及其预测
    曲国胜
    Joseph
    Canerot
    王宗起
    赵民
    [J]. 地质科学, 1996, (04) : 313 - 326
  • [8] 前陆冲断带油气勘探[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贾承造等著, 2000
  • [9] 前陆盆地分析[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何登发等编著, 1996
  • [10] Cenozoic tectonics in the Urumgi-Korla region of the Chinese Tien Shan[J] . M. B. Allen,B. F. Windley,Chi Zhang.Geologische Rundschau . 1994 (2)